新闻中心

荣昌生物计划超20亿元定增 升级之路上还有多少难关

发布时间:2024-04-16 09:23:35 点击量:

3月底,公司宣布定增预案,计划最高募资25.5亿元,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包括RC18、RC48、RC28、RC88、RC148及RC198等在研创新药。

几乎同期,公司也发布2023年报。目前为止,公司的核心上市产品有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等。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26%,归母净利润-15.1亿元,亏损较2022年有所扩大。

就在3个月前,公司股价经历一场剧烈波动。围绕各种是非,令本次定增更加显眼。一方面,公司面对市场质疑有所回应。另一方面,公司的规模正处于由小及大的关键阶段,定增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这一次,荣昌生物不容有失。

放大镜下的定增

今年1月,荣昌生物猝不及防股票下跌,引来投资者“围观”。

彼时,市场有传闻称公司现金流紧缺、银行授信困难和潜在的来自供应商的诉讼风险等。对此,公司澄清这些评论的内容及陈述与事实不符,且极具误导性。更耐人寻味的,是事件的发生节点。

事件发生前,公司ceo房健民在美国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谈论“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级之路”。biopharma的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也是所有医药企业由小及大的必经之路。

事件发生后,现金流似乎成了荣昌生物升级之路上的一个必过关卡,且被市场拿着放大镜瞩目。

截至2023年,公司货币资金7.43亿元,较年初的21.87亿元有明显收缩。同期,公司管理、销售、研发等费用分别为3.04亿元、7.75亿元、13.06亿元,各自同比增长14.24%、75.9%、33.01%。

换言之,公司各类增加的开销,的确消耗了现金。对此,《投资者网》询问本轮定增是否表示现金流紧张,荣昌生物回应,“公司经营正常有序,定增计划是为了更好的推进相关研发项目,实现产品国内及国外上市”。

其实,公司的融资渠道不只有资本市场。2023年,公司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抵押,向银行借款6.4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建立符合全球GMP标准的生产体系,预计2025年原液总产能扩大到8万升以上。

不只如此,荣昌生物有三位灵魂人物,董事长王威东、ceo房健民、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三人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医药王国,触角涵盖了上游培养基的赛普生物、药品研发的荣昌生物,以及药品生产的迈百瑞。

该医药体系如同一台运转中的机器,转动起来维持各家企业的日常经营,甚至资金往来。荣昌生物上市科创板前的2019年,公司曾从关联方借款5.84亿元。之后,伴随药品成功商业化,公司的现金流逐渐宽裕。

而且,该体系的运转也反哺出新的资本运作。2023年,迈百瑞通过深交所创业板IPO审核。报告期内,公司向迈百瑞采购研发服务的金额为0.36亿元。

荣昌生物向《投资者网》表示,“关联交易是公司正常经营需要,均经股东大会批准通过;迈百瑞目前正在证监会排队注册挂牌”。

打磨商业化之路

想从biotech升级到biopharma,任何一家药企都要经历商业化的考验。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40.26%。需要指出,同期公司应收账款2.98亿元,同比增长47.34%。分产品看,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量增速分别为59.37%、15.24%,较2022年有明显下滑。

业绩说明会上,公司也直言2023年的销售目标达成看起来不太理想。公司对《投资者网》也表示,“2023年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并对2024年销售有信心”。

2023年,荣昌生物销售费用7.75亿元。其中,员工薪酬和市场开发费分别为4.36亿元、2.6亿元。销售员工达1185人,自免和肿瘤团队各约一半。期间,公司原副总裁唐刚跳槽到海创药业,任职公司期间,其从0到1完成市场营销体系搭建,并负责维迪西妥单抗的商业化推广。

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今年示销售费用率会明显下降,2023年该指标为71.6%。公司也对《投资者网》表示,“销售团队规模不会大幅调整,但会进一步优化提升队伍质量”。

荣昌生物还在打磨商业之路。行业内,公认升级成功的信达生物,2023年营业收入62.06亿元,销售支出约30亿元,销售团队约3000人。一方面,该企业销售投入大;另一方面,其上市药品众多且覆盖适应症广泛。

可以说,当初的研发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后续的商业化发展。

以公司成名市场的单品维迪西妥单抗为例,该药属于ADC(抗体偶联)产品,被誉为魔法子弹,可精准定位癌症细胞并实施攻击。截至目前,国内上市同类药品的仅有公司一家,其余均为罗氏、辉瑞、武田、阿斯利康/第一三共、吉利德等外资。

国产“单挑”进口,一时备受关注。公司在适应症的选择上,避开国际大厂的乳腺癌锋芒,2021年胃癌适应症获批上市。2021年和2022年,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0.84亿元、4.12亿元。

然而,荣昌生物未在2023年报中披露销售额。从销量增速判断,另一款药品泰它西普或支撑起公司的成长。

而同期国产ADC厂家彻底打开格局,以百利天恒为代表的后浪逐渐崛起。他们研发更广泛的适应症,并得到国际大厂认可,拿下不斐的权益出让金(license-out)。风云变化下,让公司坚定了“补课适应症”的决心。 

上一篇:强化科技创新 打造生物医药新高地 玉溪市在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上海豆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4 技术支持:国际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