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54件辽代金属器检测发现,辽代面具多用金、银、铜三种金属原料制成,且结合热锻、錾刻、打磨、抛光、鎏金等工艺,印证了1000多年前的契丹人已经熟练掌握合金配比,冶金技艺达到一定的水平。
辽代面具
分男相、女相和幼童三类
辽代有用金属覆面、编织金属丝网络尸身的特殊葬俗,所以金属面具是辽代墓葬遗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王贺向记者介绍,所谓“覆面”,即人死后直接掩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其材质主要有玉石、蚌壳、丝织品、金属等种类。
从目前考古出土实物来看,辽代面具多用金、银、铜三种金属原料制作,大致有金面具、银面具、铜面具、鎏金银面具、鎏金铜面具、金丝面具。面具的使用对象不仅有男女性别之分,即男相、女相面具,还发现有幼童面具,如内蒙古上烧锅辽墓5号墓就出土了幼童面具。
辽代金属面具有哪些用处呢?王贺说,目前学界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面具的意义是出于保护死者避免恶灵伤害,即强调面具在宗教中的遮蔽功能;另一种认为面具是保护尸体并粉饰死者;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面具应是“存亡者之魂气”,强调了面具在葬俗中的宗教功能。
千年前
鎏金工艺应用广泛
本次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析了4件辽代金属面具,即小喇嘛沟一号辽墓出土的1件鎏金银面具、建平县博物馆馆藏的1件金属面具(原器物登记信息其材质为铜面具)、另两件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馆藏铜质面具。
4件金属面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因此样品微量采集就在残损处进行。通过金相组织显微镜观察,发现4件面具均为热锻成型。制作技术应是先铸造出不同材质的金属薄片,然后经过反复热锻工艺制出大体形状后,再经工具进一步锤揲、錾刻出细节特征。
之后,考古人员又对4件面具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面具的合金材质并不相同:两件喀左博物馆馆藏面具,为纯铜材质;建平县博物馆馆藏辽代面具,是添加了铜的银铜合金,但银含量比铜多,因此应更名为银面具。由于合金中铜的化学性质较银活泼,在空气中首先发生腐蚀,因此形成绿色锈蚀物富集在面具表面,形成了铜面具的外貌特征。而小喇嘛沟出土的面具是高银低铜合金,银的含量较高,考古人员还在其表面发现了鎏金工艺。
王贺解释说:“我们在面具金层中发现了汞元素,并且分布较均匀,这与文献中提及的鎏金样品中汞的分布状况相同。再结合微观检测,可以判定小喇嘛沟出土的面具的金装饰层是采用金汞齐火法鎏金工艺制作的。”
中国古代,金汞齐火法鎏金工艺是先把锻成薄片的金箔剪碎,放入坩埚加热至400℃后倒入汞,通过搅动使金、汞相溶,形成金泥,然后将金泥均匀地涂到器物上用炭火烘烤,金泥中的汞在烘烤中蒸发,器物表面上只留下黄金,再经刷洗、压光后完成鎏金工艺。“整个鎏金过程中,金属汞受热会挥发,如吸入汞蒸气,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王贺强调,因此进行古法鎏金的工艺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通风,以避免吸入汞蒸气发生中毒。
出土铜及鎏金铜面具
数量最多
据初步统计,目前出土的辽代金属面具,铜质及鎏金铜面具的数量较多,银面具次之,金面具最少,仅个别墓葬有出土。
王贺介绍说,金、银材质面具体现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但受金银材料稀缺性的限制,一些贵族家庭也采用铜质或者铜鎏金材质以达到金的视觉效果,替代金银面具。而建平县博物馆馆藏的银面具中添加较多铜的原因,也可能是在满足制作工艺需要、获得银的金属外观的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铜来节省银料。
记者了解到,此次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54件辽代金属器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共包括29件铜器、17件银器、8件铁器。考古人员发现,辽代铜器的制作技术大体延续了唐代的工艺特征。金装饰工艺使用较为广泛,器物材质除了青铜(含锡、铅、锑)、纯铜外,还发现了较多黄铜器。银器的鎏金工艺应用成熟,尤其是贵族墓地,金属器物的加工工艺更为精细,器物的连接工艺已达到较为高超的水平。而铁器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辽代铁器均属于生铁冶炼体系,这属于中原地区特有的制作技术。可见辽金时期,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